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郑铁峰)2月7日,浙江浙江省市场监管局对外发布《2021年全省市场主体发展情况分析》,年市数据显示,场主持平长截至2021年12月底,体保该省共有各类市场主体868.47万户,序增同比增长8.12%,浙江第三产业占比继续呈扩大趋势。年市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四大建设”进入加速阶段,场主持平长长三角一体化、体保自贸试验区辐射作用明显,序增“四大都市圈”发展效应逐渐显现。浙江内资企业总量保持平稳有序增长,年市外资企业总量出现减少,场主持平长小微企业数量总体恢复到往年水平,体保个体工商户发展受疫情影响的序增滞后效应逐渐显现,注销增速略高于往年。
记者从浙江省市场监管局了解到,2021年浙江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认真落实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以保市场主体为重要切入点,推动落实“六稳”“六保”工作目标,市场主体主要指标处于合理区间。
市场主体总量进一步攀升,总体保持平稳有序增长
浙江省市场主体总量保持平稳有序增长。截至2021年12月底,该省共有各类市场主体868.47万户,同比增长8.12%。其中,在册企业313.98万户,同比增长11.26%;个体工商户549万户,同比增长6.57%。
第三产业占比继续扩大,科技、信息行业优势进一步显现
数据显示,实有各类市场主体的一二三产占比分别为2.50%、17.66%、79.84%,第三产业占比继续呈扩大趋势。从具体行业来看,主要分布在批发零售业、制造业、住宿餐饮业,占比分别为47.27%、15.11%、7.70%。受“双减”政策影响,教育行业在册数量增幅下降较为明显,同比由上年度的24.56%下降为1.41%。虽然复杂疫情形势、经营成本上升等影响还在持续,但住宿餐饮业和制造业在册数量还是保持了小幅增长,展现出困难状态下的发展韧性。同时,浙江省深入推进数字化改革和数字经济“一号工程”,着力建设三大科创高地,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信息传输和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占比继续上升,行业发展势能得到进一步体现,分别为3.19%和2.65%。
“四大都市圈”集聚力更强,以“头雁效应”激发“群雁活力”
2021年,浙江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四大建设”进入加速阶段,长三角一体化、自贸试验区辐射作用明显,“四大都市圈”发展效应逐渐显现。在册主体数量方面,杭州、金华、温州、宁波稳居前四,分别达到152.89万家、143.73万家、123.25万家、120.76万家,新设主体数量方面,四地同样表现得较为稳定,分别新设27.72万家、33.86万家、 23.95万家、22.05万家,超过全省新设总量的六成。此外,在浙江自贸区建设带动下,依托宁波舟山港为全球货物吞吐量第一大港的港口优势,舟山市场主体在册数量同比增加8.41%,新设数量同比增加10.86%,均列全省第四,市场主体发展呈现较好态势。
外资企业总量小幅攀升,内资企业表现更为稳健
经过两年时间的恢复,外资企业受疫情影响逐渐降低,总量出现小幅增长,基本回到疫情前水平。内资企业总量保持平稳有序增长,在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了更加重要的作用,表现更为稳健。截至2021年12月底,在册内资企业309.45万户,同比增长11.44%,外资企业4.53万户,同比增加3.9%。全年内资企业新设55.88万户,同比增长11.89%;注销24.9万户,同比下降7.10%。外资企业新设4653户,较2020年增长40.19%,较2019年下降7.6%;注销2912户,较2020年下降52.98%,较2019年下降10.3%。
小微企业发展弱于大中型企业,但对未来发展仍持乐观态度
据统计,截至2021年底,浙江在册企业313.79万户,同比增长11.26%。全年新设企业56.34万户,同比增长12.08%;注销企业25.19万户,同比减少8.14%。其中,小微企业在册数量达282.61万户,同比增长13%,在企业总量的占比为90.06%。新设小微企业49.59万户,同比增长12.45%,注销25.68万家,同比增加21.4%。从2021年全年情况看,新增小微企业数量除2月份出现了较大幅度增加外,其余月份呈上下波动,总体恢复到往年水平,略低于企业各项指标相比。
浙江省小微企业联系点数据显示,认为基本恢复甚至好于疫情前的小微企业、小微园区的比例分别达到53.30%、79.36%,两者较2020年同期出现了一定幅度下降,在复杂国际形势和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小微企业发展存在更多不确定性,发展基础有待进一步巩固。68.3%的小微企业认为当前自身经营情况偏好。同时,64.02%的小微园区出租率达80%以上,61.9%的小微园区内企业倒闭注销率控制在5%以内。虽然小微企业发展面临诸多困难,但大部分小微企业对自身未来发展仍持积极乐观态度,77.14%的小微企业预期未来自身经营情况向好,95.77%的小微企业预期未来订单情况向好。
个体工商户经营恢复放缓,但吸纳就业预期稳定
截至2021年底,浙江在册个体工商户549万户,同比增长6.57%,户均吸纳就业3.17人,从业人员1200万左右。从新设、注销来看,个体工商户发展受疫情影响的滞后效应逐渐显现,新设增速出现负增长,注销增速略高于往年。全年新设个体工商户112.25万户,同比降低4.83%;注销个体工商户80.04万户,同比增长24.31%。根据全省个体工商户联系点数据,84.23%的个体工商户处于基本维持经营的状态,仅有10.07%的个体工商户全年利润超过5万元。56.38%的个体工商户认为当前原材料成本较高,52.52%的个体户预计未来原材料成本会处在高位,原材料价格压力依然较大。46.76%的个体工商户认为基本恢复甚至好于疫情前,65.16%的个体工商户认为当前自身经营情况偏好,76.1%的个体工商户预期未来自身经营情况向好。
责任编辑:游婕报名开始!广东农博会就非遗美食街、网红集市发布征集_南方+_南方plus近日,第十四届广东现代农业博览会以下简称“广东农博会”)组委会就非遗美食街、网红集市发布征集。据悉,此次广东农博会结合地域特色、 ...
1月8日,福建省漳州市“问企需、助发展”活动启动仪式在三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举办。此次活动由漳州市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漳州市市场监管局、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等8家单位分管领导和业务负责人参加了 ...
何祖训:神农必须做高质量的农牧企业_南方+_南方plus农牧业的大变局,千帆竞渡,百舸争流。农牧业的面孔,有企业家大开大合,有小散户细水长流。已过去的日子,令人感慨。有人鲜花着锦,有人厚积薄发,有人低 ...
每日200吨!茂名信宜银妃三华李上市_南方+_南方plus“谷雨”时节,“中国李乡”茂名信宜市迎来了今年头批“银妃”三华李上市期,吸引了全国各地客商陆续前来采购。在信宜市钱排镇,“银妃李”每日上市量接 ...
又一突破!我国首次实现黄鳍金枪鱼人工产卵_黄鳍金枪鱼;海洋牧场;蓝色粮仓;水产;种业_南方+_南方plus编者按:奋进“百千万”,有我“轻骑兵”。现代化海洋牧场,是广东推进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 ...
为适应新形势下市场监管工作需要,提高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水平,近日,北京市石景山区市场监管局组织召开市场监管系统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查业务培训会,深入讲解特种设备违法行为和事故隐患认定及其报告与处置的标准和 ...